Page:東西文化及其哲學.pdf/88

From Wikisource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This page has not been proofread.

亦為一影象。然此影象無質為伴而與『見分』同種生照直説就是非藉於客觀之物才變生的而是我心所自生私有的。所以謂之『共相』者因為這個茶的意義—槪念—是多般之茶所共有的故曰『共相』。然而對同一的白紙每次感覺一白亦只可説前後相似未可云同一因為每次各有他的自相故現量—感覺—所得曰『自相』。

(三)直覺—非量 知識是由於現量和比量構成的這話本來不錯。但是在現量與比量之間還應當有一種作用單靠現量和比量是不成功的。因為照唯識家的説法現量是無分別、無所得的—除去影象之外都是全然無所得毫沒有一點意義如是從頭一次見黑無所得則累若干次仍無所得這時間比量智豈非無從施其簡、綜的作用所以在現量與比量中間另外有一種作用就是附於感覺—心王—之『受』、『想』二心所。『受』、『想』二心所是能得到一種不甚清楚而且説不出來的意味的如此從第一次所得『黑』的意味積至許多次經比量智之綜合作用貫穿起來同時即從白、黃、紅、綠……種種意味簡別清楚如是比量得施其簡、綜的作用。然後才有抽象的意義出來。『受』、『想』二心所對於意味的認識就是直覺。故從現量的感覺到比量的抽象槪念中間還須有『直覺』之一階段單靠現量與比量是不成功的。這個話是我對於唯識家的修訂。凡直覺所認識的只是一種意味精神、趨勢或傾向。試舉例以明之。譬如中國人講究書法我們看某人的書法第一次就可以認識得其意味或精神甚難以語人然自己閉目沉想固躍然也此即是直覺的作用。此時感覺所認識的只一橫一畫之墨色。初不能體會及此意味而比量當此第一次看時絶無從施其綜簡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