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東西文化及其哲學.pdf/147

From Wikisource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This page has not been proofread.

卻可以培養得成培養得純熟了自然流露大學上説的‘如惡惡臭如好好色’便是道德習慣已成時的狀態。』他這話危險的很人類社會如果不假這種善的本能試問是怎樣成功的胡先生不但不解孔子的道理而臆説幷且也不畱意近來關於這個的意見之變遷才説這樣話。此變遷詳第五章要曉得孔子的『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其性近就是説人的心理原差不多這差不多的心理就是善孟子所謂人心之所同然者是也。本來都是好惡與人同的只有後來習慣漸偏才乖違才支離雜亂俱不得其正了。所以最好始終不失其本然最怕是成了習慣—不論大家所謂好習慣壞習慣一有習慣就偏固所排斥而尤怕一有習慣就成了定型直覺全鈍了。大家認為好習慣的也未必好因為根本不能認定。就假設為好習慣然而從習慣裏出來的只是一種形式不算美德。美德要眞自內發的直覺而來才算。非完全自由活動則直覺不能敏鋭而強有力故一入習慣就獃定麻疲而根本把道德摧殘了。而況習慣是害人的東西用習慣只能對付那一種時勢局面新的問題一來就對付不了而頑循舊習危險不堪若直覺敏鋭則無所不能對付。一個是活動自如日新不已一個是拘礙流行淹滯生機。害莫大於滯生機故習慣為孔家所必排。胡先生以注重道德習慣來講孔子人生哲學我們是不能承認的。

孔子之不計較利害的態度

我們再來講孔子的唯一重要的態度就是不計較利害。這是儒家最顯著與人不同的態度直到後來不失幷且演成中國人的風尙為中國文化之特異彩色的。這個道理仍不外由前邊那些意思來所謂違仁失中傷害生機等是也。胡適之先生又不曉得孔子這個態度他以為孔子的『放於利而行多怨』『君子喩於義小人